居委会的王大妈非常疼爱自己的小孙子,但最近王大妈发现自己的宝贝孙子隐隐有了花钱大手大脚,不给买就哭闹的现象。原来王大妈平日里对自己的小孙子就宠爱得不得了,每个月都给孙子不少的零花钱,一旦出门在外,孙子但凡有什么要求,王大妈也是尽力满足。
最近,小孙子买玩具越来越疯狂的现象令王大妈十分气恼,单单说服教育已经无法管理孩子,她下定决心,不能再惯着孙子的坏毛病,于是找来了育儿经满满的妮妈商量,妮妈果断为王大妈想出了“零花钱奖励制度”的妙招,让孩子培养足够的自制力。
妮妈还特地为王大妈草拟的一份书面的零花钱协议书,需要全体家长成员签字方可生效,以示王大妈此次制止“乱花钱”现象的决心。
什么是零花钱?孩子常常认为那是自己说了算的钱,确实对于零花钱,爸爸妈妈不要过分干涉孩子花那部分钱,但怎么教孩子科学地管理自己的零花钱是财商教育的重要问题。要知道孩子学会自行管理个人财务,是培养她勤俭节约良好品质、科学理财意识,自制力的好方法,做得好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和理财能力,还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挣零花钱来理解赚钱的辛苦,学会节约,懂得如何节俭。所以家长和孩子同心协力是保证零花钱奖励制度实施效果的首要前提。那么,具体应该怎么给零花钱呢?究竟这个零用钱制度要怎么建立起来?怎么具体执行呢?
确立零花钱的来源。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计划与控制的能力越差,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给零花钱的间隔也应该有所不同,年纪越小,给零用钱的间隔应该越短。10岁前的孩子一周给一次,但因为此时的孩子消费需求还不能兼顾自己的生存需要,所以宜剔除日常的交通费、饭钱等的生活消费,此外,建议每周的零用钱不要超过20元。
10岁以后的孩子可以效仿成人薪酬的结构工资制,零用钱由基本工资与额外的奖励与报酬构成,酌情半个月、一个月给一次,直到延长到一学期给一次,并且可以考虑在固定收入之外设置奖金的问题。比如做家务是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应尽义务,很多家长都会实行让孩子通过劳动得到奖金,像孩子洗碗、扫地、倒垃圾后,经过家长的检查通过后奖励1元,这样既为激发了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培养了劳动荣誉感,也是适当给予一定的劳动奖励以满足他的物质需要。不过要切记有些属于孩子日常个人生活的部分一定不可以列入其中通过付酬进行,比如,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袜子等,以免孩子对于自理产生功利的心态。对于其中的界线,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给家务活分分类,哪些是属于个人生活?哪些是属于整个家庭公共的?唯有家庭公共事务,是可以明码标价的,谁来做都能够取得这份报酬。
同时,家长也不宜将孩子的零花钱奖励与孩子的考试成绩、老师表扬挂钩,毕竟鼓励孩子的“唯成绩论”并不恰当。零用钱的有无、多少与父母对孩子的爱无关,这一点父母都清楚,因此,一事归一事,家长在生活中不宜说类似于下面的话:“你最近表现很不好,我不喜欢你这样,再这样做就别指望我下周会给你发零用钱了”、“我爸我妈就是比你爸你妈心疼孩子,你看他们给咱儿子这么多压岁钱”等。孩子的零用钱必须准时支付,但是要拒绝任何预支的请求,也不要把停止零用钱作为惩罚。
当然,最后还是要说,具体的零用钱的标准应酌情而定,既要考虑到孩子零用钱将要涵盖的消费项目,又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且不能遗漏参考孩子身边其他小伙伴的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任何不合理、不完善之处,也可以全家一起商议。
有奖无罚也是无用。哪些东西是必须的买的,哪些东西是可买可不买的,要理性地取舍,最好孩子能与父母商量,因此,在奖励之余还是要考虑相应的惩罚措施,譬如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校门口的小摊购买不卫生的零食,或没有做好自己的事,叠被子拖拉、鞋子乱扔、书桌上的东西到处乱放等等,就酌情在下月零花钱中扣除一定的罚款。另外,除价格较高的课外书外,家长应尽量避免主动为孩子购买玩具、零食等商品。当然一些生活学习必须品、节日礼物、外出野餐等费用不在此列。
而一旦孩子没有计划好自己的零花钱,乱花一通后向家长求助、索要,家长也不能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只要让他们体会后果,懂得反思,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更是让他们懂得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原则。
如果孩子想要购买价格高的玩具,家长就要督促他提前储蓄,缩减小玩具和其他不必要的开支。即便孩子以手头没现金为借口向父母借钱,家长也需督促孩子回到家后尽快归还。
零花钱账目需审查管理。家长在监督时,最有力的方法还是为孩子制作专用记账本,要求孩子认真记录账目收支情况,将每次零花钱的使用时间和事项入帐,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个月月底对账,具体买什么东西需要用零用钱买,还是让长辈掏钱买,都要提前申请,以便于家长了解孩子钱用到哪儿了,大概买了什么。最好每月总结完,待家长检查签字后,方可发放下月零花钱。
每半年或每季度可以进行一次“零用钱申领额度”会谈。在会谈进行前几天,家长可以通知孩子自己列计划,哪些活动需要多少花费,除每周固定的“基本工资”外,他还通过家务劳动获得了多少报酬奖励,对此他是否有记账计划,如果超支通过什么来进行弥补。这样,孩子会慢慢领会到,只有靠劳动与努力才能赚到更多的钱,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美事。
此外,还可以配套成立家庭借贷制度、虚拟银行存息活动,家长可以视情况按一定的贷款利率借贷给子女,或给予孩子一定的利息,但子女必须提交一份还款计划,或只能在周末、月末的时候取虚拟银行里面的钱使用。既有助孩子个人成长的花费,又培养了孩子的计划能力和核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