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桌上,妮妮兴奋地和妮爸妮妈说着今天美术课上的见闻:“老师说这个画叫作‘最后的晚餐’,画里的人共进晚餐,但耶稣预知了有一个信徒会出卖他。”

“哟,妮妮,不错嘛!学到了很多嘛!”

“当然!老师说这可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一顿晚餐呢!”说着妮妮还学着画里的样子,“爸爸,你看我做的像不像?”

“好了,好好吃饭,米粒都喷到外面来了。”

“哦。”

在忙碌的现代家庭生活中,一家人一天能够相聚在一起的大概就是晚餐时光了。虽然,许多爸爸妈妈都在努力争取回家吃晚餐,可惜仍有许多父母尚未或还不知如何善加经营这一段难能可贵的时光。其实有很多时候,在餐桌上也没有什么大的话题,甚至晚餐十分平常。无非是谈论天气,今天见过的人,回家路上的事等。虽然时间很简短,却道出了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该怎样生活,也使得父母们尽管忙碌,但总能在餐桌上向孩子悉心传授生活的智慧,理财知识就是其中一环。

很多家长把财商等同於理财,认为会理财就是财商高,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美国一位理财大师说过“理财是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更多经验的地方!”,简而言之,理财能力是财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者说理财能力是财商能力中的一部分。

教育最重要,孩子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有未来,理财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处在市场经济,这种能力至关重要,如果孩子不善於理财,即使家财万贯,也可能被挥霍一空。家长们与其责怪孩子花费那么多时间打电玩、看电视、上网聊天,不妨尝试着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和孩子一起轻松地吃顿晚餐,彼此聊聊天,讲述一下最近的心境,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们认真地生活,学会做财富的主人。

 

 

首先是一步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若晚餐时间都被用来作为学校教育的延续,譬如批评孩子考试成绩不尽人意,给孩子额外补充作业等,岂不破坏了家庭独有的温馨氛围?父母要自我提醒,放松心情,想想与其把时间都耗在孩子升学课业的紧张担心上,还不如安排时间好好经营亲子关系,这才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终生事业啊。

吃饭的时候,家长们要做的是努力地把这世界上生活的智慧教授给孩子们,给孩子们一种不被动摇的信任,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少走些弯路。有的家庭餐桌旁开着电视,那么孩子应眼看何处耳听何方呢?有的家庭晚餐形式太过松散,任由一人一碗各据一方,一面进食一面看手机、刷微博,不一而足,难怪有愈来愈多人面对家庭与孩子时,产生一种疏离的失落感。

影响孩子未来财富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财商,是创造财富,使用财富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它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经济水平的高低。家长们在饭桌上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孩子可以今天没有钱,但是他绝不能一辈子没有钱,让孩子明白钱尽管不是万能的,但的确很重要,每个人的理财方式不同,产生的财富结果也会不同。

第二步,旁敲侧击关注孩子的财富管理。全家相约在餐桌上不能摆坏脸色,什么话题都能谈,家长们要带头鼓励孩子们在晚餐时间彼此共享欢愉,亦可分担挫败,亦可大胆地表达不同看法,基于此不动声色地和孩子谈谈钱。

家长们经常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但是可能大多数家长对这些事情都没有认真考虑过,更没有细致、耐心地教孩子具体怎麼运用这些零花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麼家长就失去了一个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机会。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与孩子分析理财的理由,例如相同的一笔钱,买这个品牌还是买那个品牌?买这个型号还是买那个型号?并把它们不同品牌或不同型号的优点缺点列出来进行分析,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理财的理由,家长从旁给予指导,结合家庭经济能力来衡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就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如何运用金钱,从而开发他们的财商潜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们也可以建议孩子投资基金、债券、股票等证券。在投资的过程中讲解理财基本知识给孩子,包括经济金融常识和个人家庭理财技能和方法。

第三步,作为餐桌的延伸,饭后可以与孩子玩一玩理财游戏。孩子天性是喜欢游戏的,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家长不妨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做的效果显而易见,比如美国父母从孩子3岁开始就开始教他们如何辨认纸币和硬币,到孩子6岁,父母们就会将他们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也会通过做家务劳动让他们获得金钱,通过这些方式都能够让孩子树立理财的意识,从小教育孩子学会独立,告诉孩子勤奋与金钱的关系。

 

再比如德国父母会通过童话故事来引导孩子的理财观念。在德国风靡一时的一个童话故事是《小狗钱钱》,里面生动有趣的对话,能够让孩子从中学到很多理财知识和理财观念,比如其中有一条 “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於你是不是有一个好点子,也不在於你有多聪明能干明,其中的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 让孩子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分配、支出、储蓄或者赚取财富等。

有时候孩子不知道金钱的感觉,那么家长可以自己做一些卡片,用通俗的方式教孩子衡量金钱的方式,比如上一节40分钟的钢琴课是150元,而上钢琴课的150元,如果去超市买食品可以买一推车的食品,以后家长再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时,可以指着相应的物品告诉孩子这就相当于你一节钢琴课的钱换来的物品。孩子慢慢就有了金钱的感觉了。

 

同样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翻看家庭收支理财账本。让孩子见证父母是怎么记账和管理自己的金钱的,这样能得到切身的感受和收获。同时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理财和日常消费计划当中,和爸爸妈妈一起记录家庭生活收支,使孩子能区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不同,并定期评价理财计划的结果。